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

終結健身迷思 4:做夾胸的動作可以練到胸肌內側吧!

. 〈依照肌肉的走向與肌纖維結構打造適合自己的訓練內容〉


場景:各大健身房
健身的人:來夾一下胸吧!
另一個健身的人:OkOk!上次夾完了以後,我覺得胸肌的內側特別有感覺耶!
健身的人:趕快趕快!

於是看到兩個人去蝴蝶機或是飛鳥訓練機開始夾胸了。

學生:教練你為什麼說要這個故事啊!我們可以開始練了嗎!

教練:馬上就要開始了,等一下你就不要喊累喔。

學生:......(冷汗)

教練:我要稍微簡述一下這個迷思,通常大部分的自行訓練的人會希望透過肩水平內收的動作(也就是俗稱的夾胸)來鍛鍊胸肌,而且大部分的人會覺得當兩手肘越趨於靠近的時候,胸肌的內側,也就是胸骨端部的肌肉越會受到刺激。但是這個想法是一個偏誤!

學生:你說這個動作是錯的!

教練:動作沒錯,是觀念可以被修正。還記得嗎!第一堂課的時候我就有和你說過我們會以人體肌肉的生長走向來鍛鍊我們的肌肉,讓肌肉在訓練的過程當中因為負重或是因為對抗地心引力而受到刺激。

學生:你有講!?

教練:所謂的肌肉的走向,應該是說我們人體肌肉生長的方向以及起止點,基本上肌肉是一束一束的,用比喻的方式來說的話,每一束肌肉就像一條橡皮筋,而這一條橡皮筋好像是附著在一骨頭與另一骨頭上隨我們的意識控制。這也就是骨骼肌,骨骼肌也是隨意肌。

學生:我想起來了,而且心臟的肌肉是不隨意肌!

教練:不錯,肌肉類別基本分為以下三項:
一、平滑肌:也就是內臟肌肉。
二、骨骼肌:藉由肌腱生長於骨骼與骨骼間的隨意橫紋肌肉。
三:心肌:組成心臟的不隨意橫紋肌。
而我們平時不斷在訓練的是骨骼肌,也就是常見的五大訓練部位:胸、肩、背、腿、核心、四肢。

教練:而我們在訓練胸肌的時候是以肩關節水平內收的動作以收縮胸大肌的動作控制兩手臂(肱骨)從身體的側邊在水平面上穩定地往身體中心線靠近,並且在每一個動作中反覆地進行靠近與遠離身體中心的動線。也是所謂的向心與離心收縮。

胸大肌以匯聚的方式生長,起於胸骨端與鎖骨靠近身體中心線二分之一處,然後止於肱骨(也就是手臂靠近肩膀的地方)

我們曾經進行過的訓練動作為:
Chest Press 胸推
Incline Chest Press 推上胸
Decline Chest Press 推下胸
Chest Fly 胸推飛鳥
Dip 雙槓上推
Push Up 俯立挺身

正解: 以上所有動作設計都是針對胸大肌進行訓練,胸大肌生長的方向為胸骨鎖骨端至肱骨,其隨意肌產生的動作為肩關節水平內收,動作過程中,向心收縮時手肘從身體 兩側開始出發移動至肩線在矢狀面前方的延長線靠近身體中心線,離心收縮時以相似速度將手肘移動遠離身體中心線,動作過程肌纖維因為負荷重量或是對抗地心引 力所以受到刺激。肌纖維所受刺激取決於負荷的重量與關節可動範圍的角度。當兩手肘越靠近的時候肌肉中的肌凝蛋白與肌動兩纖維受到大腦的指令進行肌節中的收 縮,此時胸大肌接近完全收縮,完全收縮的時候會感覺到肌肉受到擠壓,異常酸痛,血液滯留在該部位的感覺,甚至會有點快要抽筋的感覺。

以胸肌沒有分內胸、外胸來練,也沒有所謂的兩手肘越靠近,內胸會越大這種道理。通常胸大肌外側(靠近手臂端)會較胸大肌內側明顯突出是因為胸大鎖骨端的肌 肉胸骨端的肌肉都一束束地匯聚於肱骨(手臂靠近肩膀處)上。以原理來說,無論任何人的胸大肌再大,當你將你的手臂上舉往頭部後側延伸時,胸大肌應該是趨於 平坦的狀態。

然而可動範圍的角度改變是會對肌肉的增加刺激沒錯,也就是說當在訓練動作中肩水平內收時兩手肘越靠近時(可是要維持肩帶肌肉穩定不動),胸大肌越接近完全收縮(完全收縮不建議初學者嘗試,若要進行此訓練請事先諮詢你的私人健身教練或是醫生)

學生:所以外胸比較凸是因為橡皮筋都堵在那邊啦!

教練:這樣說好像也可以喔!不過說重疊比較貼切。

學生:可是我有一個朋友真的很壯也沒有內胸耶!

教練:那可能是因為兩胸大肌的肌腱生長的位置並沒有那麼靠近,所以胸骨端中間存在著較少的肌腱與肌肉。

學生:所以你的意思是他沒有救了!

教練:我沒有這樣講喔!也不一定啦,最近流行練胸肌象徵雄性形象與健康,說不定過了兩年流行練別的啊!

學生:所以反正不管練哪裡都找你就對了啦!

教練:我們開始訓練吧!


總結: 肌肉依照DNA編碼的方式生長在我們身體的骨骼之中,我們身體有大約206塊骨骼,七百多條肌肉,六大常進行訓練的肌群,所有人的肌握肉走向都一樣,只有 關節構造、肌腱附著位置、骨骼長短、肌纖維類型比例分佈不一,依照這樣大同小異的身體構造,所有訓練動作都應該以人體解剖學為依據進行鍛鍊,當你了解肌肉 的生長方式與肌纖維的結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很多健身的迷思隨即瓦解,以力學的平均受力的來說,當肌纖維連接胸骨與肱骨,其支點為胸骨,力臂為負荷重量之 處,施力點為胸大肌肱骨附著處,以力學的角度來解釋,兩肌腱中的每一個肌節都受到相同的力量刺激,無論關節動作角度如何變動,肌肉靠近身體中心現近處和遠 處都是受力相當。

最後,無論如何,都希望大家在健身的時候要同時地小心評估健身內容的風險與效果,千萬不要因為急於達成健身效果而失去健康,也希望各位朋友在健身的時候可以享受運動,快樂地達成健身目標。






網路補充資料:
肌纖維基本結構
http://sa.ylib.com/saeasylearn/saeasylearnshow.asp?FDocNo=1254


<本部落格(即網頁)所有內容為編輯者(即部落格管理者)所有,而本部落格內的留言回應為留言者與部落格管理者共同擁有。所有或部分內容歡迎轉載,但是請註明出處,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留下您的連絡電話與報名資料,謝謝。

熱門文章